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合肥将率先形成绿色生态污水处理体系

  本报讯 记者从市城乡建委获悉,“十三五”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已经印发,合肥将率先加快形成绿色生态的污水处理体系。

  全省将新增污水管网6300公里

  今后,安徽将落实生态文明理念,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,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,加快形成绿色生态的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格局。

  到2020年底,全省所有设市城市、县城和建制镇具备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能力,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,城市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%,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%。城市和县城再生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,缺水城市不低于20%。

  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,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新增污水管网6300公里,老旧污水管网维修1100公里。全部建成后,可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能力。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规模226万立方米/日,新增污泥处理处置规模3097吨/日,完善省、市、县三级排水监管平台,形成全省统一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管体系。

  合肥市率先建设初期雨水处理设施

  为了加快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不均衡问题,安徽不仅对水体污染严重地区、水环境容量较低地区以及重点流域,增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,还要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。

  对巢湖、新安江等重点水域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,使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规模76万立方米/日,环境敏感的地区,还应结合人工湿地等措施,进一步提升水质。项目全部建成后,全省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总规模将达到106万立方米/日。

  结合再生水使用对象,合理选择再生水生产工艺。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,解决再生水利用量小、面窄的问题。鼓励将达标处理的尾水经人工湿地等生态设施进一步净化后,作为河道补水和景观用水。再生水的利用优先选择用水量大、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户,并沿主输水管道配套建设集中供水点,供周边城镇园林绿化和道路清扫用水。

  此外,在合肥市率先启动初期雨水处理设施建设,建设规模为24万立方米/日。结合城市黑臭水体治理,探索初期雨水收集治理模式,并在全省推广。从源头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,合理布局雨水调蓄设施,有效收集初期雨水。根据初期雨水的水质,可采用输送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,或就地结合景观、绿地等需水消化利用。

  (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)